我快爆炸了!新传考研——择校、读书、备考计划这样做才对_复试...(快爆炸了的图片大全)

2024-04-23 16:15:29 阅读 : 0 次



原标题:我快爆炸了!新传考研——择校、读书、备考计划这样做才对

播播近几天浏览新传考研超话,发现大家基本都开始着手准备24考研啦,或者说......手忙脚乱的准备。

万事

开头难,考研也是这样,大家在一开始都很摸不着头脑。

所以播播汇总了四个爱宝们现在最关注的事,也是现最需要做的事,总结了一下往年的经验。还在迷茫的爱宝们可以作为参考哦~



q1:

求 忙,到底选哪个学校好啊?

想要在考研旅途中获得更高的上岸几率,选择一个对的新传院校是必不可少的。考研择校可以考虑的因素很多,但下面这个是最场提到且重要性最高的几个:

1. 招生情况(近几年的招生人数、扩/缩招趋势、报录比、复试比例)

2. 地理位置(所在城市、所在校区)

3. 学科建设(学科排名、师资情况、研究领域)

4. 考题情况(真题深度、考察偏向、考法类型)

5. 读研成本(宿舍情况、学费情况)

6. 风评口碑(压分?不保护一志愿?歧视本科?)

下面我们来一个个的详细说说~

1.招生情况反映了一所院校竞争大不大

报考招的人数多、处在扩招趋势的院校上岸几率会更大些,比如中央民族大学2023年新闻与传播拟招生125人,湖北大学2023年全日制拟招生108人,其中新闻传播学14人,新闻与传播94人。

但光看录取人数是完全不够的,因为招生人数多的院校很可能因为知名度比较高,所以报考人数飙升,这里点名央民,今年专硕的复试分数线被顶到了392。



中央民族大学2023年复试分数线

所以还有一个重要的数据是报录比,即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。那么报录比越高,就说明越难考,因为一个名额的竞争对手可能有几十个......

之前播播整理了23年高报录比的院校,爱宝们可以戳以下链接查看:

37进1、46进1……报了这几所学校真的要被卷死了

最后,还有一个数据是复试比例,即进入复试的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。复试比例一般为1.5左右。如果遇到等额复试,即进入复试的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1:1,那就是稳稳可以拟录取啦(不过也不排除一些高校宁可招不满也要在复试中进行淘汰)。复试比例第意味着复试翻盘的几率小,比例高则会增加复试的不确定性,也就更考验个人综合素质。

2.地理位置很重要的一点是影响实习!

咱们新传还是比较需要实习经历的,所以媒体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上学,优势是很大的。

比如在各大央媒聚集的北京,就有很多机会可以去到央视、新华社、人民日报等等顶尖媒体,或者腾讯、网易、字节跳动、新浪、百度等互联网大厂,每天住在学校就可以通勤,没有租房子的烦恼~

除了城市因素,还可以参考一下校区位置,比如有的学校虽然在北京,但是校区建设在远郊,实习上班如跨市,那也就失去地理位置上的价值了。

3.学科建设情况影响了学习氛围

如果你对新传抱有很高的科研梦或者坚定地要在某个方面进行深耕,就可以选择学科建设更好的高校。

下图是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,第五轮学科评估也马上要公布啦,我们拭目以待!



除了整体建设,某些高校在自己的领域是独领风骚的,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国际传播、北京体育大学的体育传播、北京大学的健康传播等等,不光会有更加丰富的学习机会,也会接触很多学界的大牛老师。想要深耕特定领域的爱宝们可以多多搜索这类院校哦~

4.考题情况说白了就是题目难不难

但这里的难不难不光指题目客观上的难度,也包括主观上的难度,即题目是否适合自己。

比如中传的题目是很独树一帜的,但却很适合想法灵活的考生:

2023年中传学硕783真题

一、主题写作(150分)

第一段先介绍了全球化下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,第二段说全球传播给文化带来的冲击。第三段提到要构建一种理解语境。文化有特性,中国文化发展经历了车同轨、书同文、行同伦,中国文化是个相对稳定的文化共同体。还有一段介绍在这样国际交往密切的情况下,请谈文化特性的保留以及国际传播如何可能。

有些学校不考察新闻史,有些学校把新闻史往死里考,此处提名南京师范大学。

有些学校只考简单的评论和消息,有些学校开始考小程序设计。

所以选择主观+客观上题目难度最适合自己的院校才是最合适的。播播也统计了一些在客观上题目较为常规的院校清单,见以下链接:

这么有良心的985、211真不多!不歧视本科、不压分、还不出怪题

良心院校2.0|不想遇到压分、难/偏题,这些宝藏双非类院校给分公正、题目合理!

5.读研成本就是读研要花多少钱了

有的学校读研每学年只要7000,有的却高达12w/全程。还有一些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,费用同样高昂,像上交的icci项目,每年要交108000的学费。



来源:浙江大学研招网

除了学费,还有一些学校是不提供宿舍的,而且一般是北上的学校,但是北上的租房价格,在没啥收入的情况下真是让人望而却步。

所以读研的成本问题也一定要考虑好呀:学费一年10w?还要自己租房?读研好烧钱……

6.最后一个是院校的风评口碑

相信爱宝们经常会看到诸如xx压分、歧视本科、不保护一志愿的问题,对于这些负面评价,就需要爱宝们反复确认、仔细斟酌,做出自己判断。如果真的有这些现象,那还是选择其他备选院校更为妥贴。

最后想要告诉爱宝们的是,择校是并不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,想要学科建设优秀+地理位置优越,又要报录比低、题目简单是基本不可能的。

择校更像是一个选择和放弃的过程。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你最想要的几点因素,放弃剩下的,完成这个取舍的过程就是最好的择校啦!



q2:

学校已经定了

现在应该做什么?

看书!看书!看书!

至于看什么书,听播播给你道来:

首先,院校参考书

院校大多都会在9月份左右公布当年的初试参考书,但一般来说,每年的参考书不会有太大的变化,那么现在我们就可以先把去年的参考书目录找出来,从这些书开始读。



东华大学2023年334参考书

有可能你会想问,这些书难道都会考吗?

但我们现在读书并不是要开始整理笔记、背诵知识点,只是通读来建设学科视野,所以不必计较是否真的会考,每本都进行通读即可。

其次,考题参考书

考题参考书指近几年的考题中出现的考点所在的书籍(这里所说的考点不包括热点题目),比如最常见的《传播学教程》《新闻学概论》《中国新闻史》等等。如果真题中出现了这些书中的内容,即使你的参考书里没有这基本,也要把它们拿过来仔细通读。

最后,专业拓展书

这类书属于拔高书籍,在阅读完以上两种书籍后,还可以阅读一些拓展书目来提高学科视野,比如《大众传播理论:范式与流派》等等。但阅读这类书籍并不强求,根据实际的时间安排决定就好。



q3:

读一遍书啥都没记住,

我这不是白看了吗?

出现这种读了一遍书却啥都没记住的情况,有以下两个原因:

读书的过程中没有思考

读书的过程中没有动笔

如何才是正确的通读?

第一轮读书最重要的目的是了解学科整体内容,但不求细致。同时也不要在第一轮读书时就做笔记或者框架,因为在没有对学科有一个整体掌握时,做笔记和框架也是无意义的,很容易做的详略不当。

所以快速通读是这一轮读书的主要方法,需要做的是:划出重点概念+总结疑问。

如何划出重点概念:

这里的重点指书中显而易见的重点,比如一些基础的概念、反复出现的理论、长篇解释的内容等。像是使用与满足、创新扩散、沉默的螺旋、新闻的概念、新闻要素。

这里还可以用上多种颜色的记号笔以区分内容,比如新闻学用绿色,传播学用黄色,网传用蓝色。色彩能够激活大脑对文字的记忆,从而增加第一遍阅读的效果。

如何总结疑问:

前面有提到,每次读书都必须带有自己的思考。所以即使在第一次通读教材时,我们也要保持这种思考的状态,把自己的疑问进行记录,以便后续有针对性的解决。

问题可以是多样的,比如读到某个概念,可以思考它带来的影响是什么;读到某个章节,可以延伸到这部分知识应该处于的学科位置是哪里等等。



q4:

考研计划好复杂,

我要怎样制定才合理?

有计划才不慌乱。考研周期长、任务多,必须要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把需要做的事安排到合适的位置,提高学习效率。

需要记住:

一个大计划是由许多小计划组成的,做计划的过程是从大计划推进到小计划的。

1.如何做大计划?

大计划即全年各学科的计划,是一个非常整体的框架,可以具体到哪几个月需要做什么。

这里可以有两个方面的参考,第一个是经验贴。每年播播都会推出很多上岸爱宝的经验贴,里面会有对备考计划的详细说明。

另一个是自身情况。这里指你对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掌握程度,以及自身背诵、复习资料的准备进度。比如有些爱宝的本科专业是政治相关或者外语相关,那留给公共课的时间就可以更短一些。但如果是新传本科出身,那在前期专业课入门时就可以更多关注公共课。

以下是播播在去年年初做的2022年全年备考规划,可以参考:



2.如何做小计划?

小计划是用来完成大计划的,做小计划可以先做目前阶段的小计划。

以上图全年规划为例,现在即将步入4月,那么我们指定4-5月的小计划即可。

拆解大计划:4-5月,专业课的大计划是一刷课本+梳理知识框架。

①推进:周计划

那么要完成这两部分的任务,需要先统计好课本数量,并确定任务顺序,梳理框架要在对书本有一定理解的情况下开展,所以要在多读几遍后再做框架。

假设课本数量是8本,4-5月约有9周,相当于前四周需要完成8本书的通读和重点勾画,后5周对8本书进行再次阅读并在过程中完成对重点的框架梳理。

这样每周的任务就确定下来啦,我们可以继续进行周计划的安排:前四周,我们需要计划好每天完成多少阅读量,后四周还要增加对每天框架制作的时间安排。

②继续推进:日计划

最后,就是每个时间段的计划。一天的工作量确定好后,需要继续安排在那些时间里完成这些工作,上午、下午还是晚上?几点到几点?考虑如何与公共课合理分配时间。

综上,我们就完成了从大计划到小计划的整个制作流程。

但还有两点需要注意:

①计划不是死的,合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是必须的。今天有突发情况没有完成任务,可以挪到明天再说,别为了完成计划而制定计划。

②计划不需要太详细,可以说每周读完两本书,但没必要规定每天必须读多少页,整体看能完成阶段性的任务即可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责任编辑:


本文标题: 我快爆炸了!新传考研——择校、读书、备考计划这样做才对_复试...(快爆炸了的图片大全) - 考研网上培训课
本文地址: /peixunke/134366.html

相关文章

推荐文章
热门标签